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全文可在《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下载:

https://nyxdhyj.isa.ac.cn/nyxdh/article/issue/2022_43_1

————


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

金建东;徐旭初;1-10


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

江帆;宋洪远;高鸣;11-19


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识别、成因与破解路径研究——以农作物种业为例

邓岩;陈燕娟;20-28


消费前端粮食损失数量和环境足迹的评估

吕亚荣;王立娇;29-37


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消费偏好与生产意愿差异研究

钟颖琦;黄祖辉;38-47


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冷鹏;盛邦跃;武舜臣;48-58


农村电商制度的供给困境与创新路径

聂召英;王伊欢;59-6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理论、现状与制度设计

唐浩;张聪;69-79


城镇非均衡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与空间效应分析

陈坤;朱庆莹;陈银蓉;80-88


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基于124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江艳军;王凯;89-99


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全国6省肉鸭养殖调查

李刚;刘灵芝;赵佳佳;100-109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

丁卓智;李子涵;许婷婷;郑丹;110-120


资本禀赋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

赵凯;张仁慧;孙鹏飞;121-133


农户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魏雪;袁承程;刘黎明;134-142


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王刚毅;王志琳;李春雷;143-151


面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以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例

杜国明;张雯;张爽;152-161


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文双雅;高倩文;高志强;卢俊玮;162-171


中国西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宁梓妤;徐宪立;杨东;徐超昊;李学章;李振炜;172-179



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

金建东1  徐旭初2,3

1.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经济学院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3.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数字农业是我国数字中国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基于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典型案例阐释数字农业特有的实践逻辑,分析国情农情带来的现实挑战,探讨我国数字农业的推进策略。研究发现,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包括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技术逻辑源于数字农业的技术特性,表现为由信息感知、算法赋能和精准执行三个方面各自具有且相互衔接构成的内在机制和技术体系;应用逻辑指数字技术在农业的生产、物流、营销、金融等环节和领域的各个场景的融合机制。然而,在我国的国情农情下更好更快实现数字农业发展,必须直面土地分散经营、小农排斥、效应陷阱、应用开发滞后和数据烟囱等带来的现实挑战。因此,应从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参与数字农业能力、注重数字农业建设成本的控制、加快数字农业软件应用的开发推广、加强数字农业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进行着力,进而加快我国数字农业的建设发展。


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

江帆1  宋洪远2  高鸣3

1.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2.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3.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社会化服务主要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分析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探讨农业生产托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托管的生成逻辑由逻辑基础、生成条件、表现形式、主要目的、重要前提等内容构成,在稳定产权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要素投入、降低成本与风险、提高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托管面临服务体系不健全、供需矛盾问题突出、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服务组织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推动小农户积极参与、完善粮食生产托管政策支持方式等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建议。


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识别、成因与破解路径研究——以农作物种业为例

邓岩  陈燕娟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种业发展,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大多数品种是自主选育的。我国种业发展受益于国际合作,同时也因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国际分工,在部分领域形成了进口依赖,不得不面对种源“卡脖子”问题。本文基于对农作物种业特殊属性的阐释,解读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建立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识别筛选框架,分析种源“卡脖子”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种源“卡脖子”问题的破解路径。研究表明,农作物种业具有消费对象的特殊性、供求关系的差异性、生产与销售的季节性、自然风险与技术风险的叠加性等特殊属性。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种子、亲本等有形商品,也包括专利、基因等无形技术。种源“卡脖子”问题的内涵可以归结为种业国际合作的产物、种业垄断的极端形式,并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通过要素密集度、技术预见度、技术垄断程度和全球竞争地位4个层次的识别筛选,我国种源“卡脖子”问题的成因在于种子贸易竞争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知识产权保护及国际布局落后、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和品种管理制度不合理。因此,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需要从改革品种管理制度、改善种业发展环境和打造国际竞争联合体3个层面同步推进。


消费前端粮食损失数量和环境足迹的评估

吕亚荣  王立娇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关系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粮食损失、粮食浪费、环境足迹概念的梳理,明确消费前端三大主粮的损失为评估对象,采用系统性评价方法,对粮食消费前端(包括收获、储藏、加工和运输四个环节)的损失率和损失数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粮食损失的环境足迹,探讨减少粮食损失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策略。研究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765%、3.771%和2.920%,消费前端损失率分别为11.665%、12.871%和13.320%。2020年消费前端三大主粮损失的数量总计为7 765万t,其中,小麦损失1 566.03万t,水稻损失2 726.85万t,玉米损失3 472.12万t。碳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0 189万t CO2e,蓝水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100.95亿m3,土地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329.50万hm2。虽然各环节粮食损失的原因不同,但分析发现提升各环节技术水平是减损的共同路径。因此,建议采取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粮食储藏设施与条件、创新发展粮食减损加工技术、推广高效粮食运输设备等措施。


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消费偏好与生产意愿差异研究

钟颖琦1  黄祖辉2

1.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是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工具,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具有不同信息标签食品的供求差异,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所包含的四种不同信息属性及相应层次,以猪肉为例,利用浙江省生猪养殖户和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实证分析养殖户与消费者对具有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生产意愿和消费偏好的差异,探讨养殖户对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实际采纳行为和消费者对相应标签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在产地、合格证、可追溯和认证四类信息属性中,除认证信息外,消费者更偏好可追溯信息,而养殖户更愿意提供产地信息。尽管养殖户对提供认证信息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但实际生产中的采纳率仅为1.81%。消费者偏好包含更高层次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猪肉,对委托检验合格的合格证具有更高的偏好,但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却为负。消费者对自检合格的合格证的支付意愿仅为1.385元/kg,但愿意为追溯到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支付超过20%的溢价,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对可追溯信息的采纳率不足10%。因此,养殖户要加大对信息层次更丰富的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使用,市场和政府应增加对养殖户参与可追溯体系、开具合格证的激励,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


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冷鹏1  盛邦跃1  武舜臣2

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是国际农业现代化的两种主要路径,其实践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法,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地区实践和关键特征进行梳理总结,并从生产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营养与健康4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种路径的成效与不足,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表明,工业化农业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适用于耕地充足的大型农场和规模农业经营户,但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食品安全和农户生计保障上存在不足。生态农业能够保证稳定的粮食产出、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农产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利用率和农户生计保障上表现出优势,适用于耕地资源紧张的区域和小农户,但面临覆盖范围小、技术手段陈旧等问题。根据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生态化改造工业化农业,智慧化升级生态农业,同时传承利用中华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选择适合地区禀赋特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村电商制度的供给困境与创新路径

聂召英  王伊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农村电商的兴旺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不断建构关于农村电商的制度内容,以便于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多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电商制度供给内容、运行机制与制度困境,探讨农村电商制度供给的创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制度内容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激励内生性力量和建构长效机制的目的,进而以外部供给型和下沉公共品型两种形态进行运作,为农村电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但是农村电商制度供给面临着激励机制非正式化、竞争与资本渐趋失控的风险性、电商资源悬浮于需求方等困境。因此,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进行激励农村电商发展机制正规化、公共服务内容精准化与本土化、构建风险预防与庇护机制等路径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理论、现状与制度设计

唐浩  张聪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是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前置性条件。当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的矛盾和纠纷较多,谁来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问题是定纷止争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问题的理论阐释,分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的现状,提出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的相关制度设计,并以广东省南海区为例实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问题。研究表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主体问题需从集权与分权、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国家法与习惯法、关系产权四个理论视角,深入分析界定前的现实、界定中的成本和界定后的效果。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需由国家及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来完成。争议较大、带有普遍性、外部性很强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界定问题由国家通过制定基本标准来界定,由于信息问题难以界定的或界定成本很高的问题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制定具体标准来界定。广东省南海区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成功实践表明,国家及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是可行和有效的。


城镇非均衡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与空间效应分析

陈坤  朱庆莹  陈银蓉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座城市2005—2018共14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并使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评估了全域和局部视角下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长江经济带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逐年上升状态,但总体水平偏低,效率值空间上极不均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武汉市和重庆市周边。2)城乡发展差距是阻碍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而非农经济和交通条件对于推动全域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积极作用。3)上游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受城镇发展的直接效应影响,而中、下游城市农业发展受城镇发展的间接效应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认为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政策建议。


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基于124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江艳军  王凯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有效测度了我国农旅融合水平,利用2010—2017年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整体水平偏低,目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旅融合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粮食非主产区农旅融合通过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促进劳动力“回流”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而粮食主产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劳动力和耕地资源的“挤出效应”明显。山区农旅融合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比平原地区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加大贫困山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优化粮食非主产区农业固定资产配置,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全国6省肉鸭养殖调查

李刚  刘灵芝  赵佳佳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水禽产业的发展,肉鸭规模化养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分析合作组织在技术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促进分散小规模养殖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现代化技术推广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团队调研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SFA)和C-D生产函数估算肉鸭的养殖技术效率,结合多元线性模型进一步对比肉鸭养殖散户与参与合作户之间养殖技术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散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0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2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参与合作户与散户之间的技术效率、产值、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人工投入、雏鸭费用、饲料成本这三个指标对散户的产出效率影响最大;提高组织化程度能正向调节养殖周期、料肉比、教育程度等要素对养殖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提高散户参与组织合作的积极性,能有效促进双方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帮助散户提升养殖技术效率。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

丁卓智1  李子涵1  许婷婷1  郑丹2

1.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

摘要:品牌建设是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权变理论,利用潍坊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因素,探讨联合社品牌创建背后的成因。结果表明,调研的联合社中已创建品牌的占比为31.8%,其中,从事瓜果蔬菜行业和营销型的联合社对品牌创建的需求最高,占比分别达到56.86%和58.33%。联合社品牌创建受其组织自身的基本特征、联结方式和组织关系等因素影响,成立年限越长、成员社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品牌创建;由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推动组建或者参与组建而成的联合社以及同域型、同业型和同项型的联合社,在发展中更倾向于品牌创建;联合社中成员社之间的经营实力分布越均匀、联结和合作程度越紧密,越有利于品牌创建。因此,本研究提出加强联合社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规模;明确组织发展定位,提升联合社一体化服务能力;发挥理事长领导作用,促进成员社之间的紧密合作;强化政府部门的推动,加大对联合社的资金扶持与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资本禀赋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

赵凯1  张仁慧1  孙鹏飞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探究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对完善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周口市63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分组回归模型,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441,处于中等水平。农户综合资本禀赋和各类资本禀赋均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户资本禀赋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抚养期农户家庭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主要受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负担期农户家庭采纳行为主要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稳定期农户家庭采纳行为主要受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赡养期农户家庭的五项资本禀赋对其采纳行为均呈现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提出多途径综合提升农户资本禀赋水平、充分考虑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农户家庭的差异和多措施提升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等建议。


农户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魏雪  袁承程  刘黎明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从生计角度探求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有重要现实作用。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城镇化意愿概念模型,利用湖南省桃江县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城镇化意愿和生计资本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桃江县农户城镇定居意愿不高,其中仅有18.84%的农户有明确的进城居住意愿,且偏向定居小城镇。不同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户群体存在生计资本差异,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脆弱性环境方面显著高于不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但物质资本存量显著低于后者。具体而言,家庭抚养比、家庭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距城镇距离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因此,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重点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促进农户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转换;继续扩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解决城镇迁移农户的城镇化生计诉求,以提升农户的城镇化意愿,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效发展。


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王刚毅  王志琳  李春雷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向上呈现正向和负向交替变化的特征;蓝耳病,“瘦肉精”事件,非洲猪瘟所处三个时期的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预期决策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产业调控应适时适度,推动市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面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以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例

杜国明  张雯  张爽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摘要: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县域空间区划体系,配之适宜的空间管制措施是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县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发展、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多尺度、多角度和多类型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表明,县域空间区划体系可以从县域功能分区、村域振兴分类和村庄发展分型三个层次构建。针对县域范围内各区域功能差异,划分为牵引区、本体区、保障区和协同区;基于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区位条件等,将本体区划分为工业发展类、种养发展类、旅游发展类、林业发展类和渔业发展类等村域发展类型;基于村庄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和景观特征等,将村庄的发展型态划分为极核发展型、乡城转换型、特色发展型和转移发展型。结合各分区分类分型模式提出产业带动、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多元发展和分型优化的管制措施与发展路径。将该区划体系应用于依兰县,可以较好地反映依兰县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规范县域空间发展秩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文双雅  高倩文  高志强  卢俊玮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深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规律以及碳循环的机理和过程,本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湘中地区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年的通量观测,分析了碳通量及其各组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水稻、油菜生长季内碳通量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日尺度变化特征总体呈“U”型单峰曲线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双谷“W”曲线变化,存在两个明显的碳吸收期;净碳交换吸收峰值水稻普遍高于油菜,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累积速率水稻高于油菜;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全年的净碳交换累积总量为-206.26 g/m2,总初级生产力累积总量为1 173.9 g/m2,生态系统总呼吸累积总量为967.64 g/m2,生态系统的碳利用效率为17.6%,总体表现为碳吸收旺盛;水稻和油菜生长季内碳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同,白天的净碳交换与光合有效辐射呈负相关,夜间生态系统呼吸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呈指数曲线变化,油菜的温度敏感性要高于水稻。本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中国西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宁梓妤  徐宪立  杨东  徐超昊  李学章  李振炜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摘要:厘清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年际动态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气干湿程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05个台站1982—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VPD的突变特征,基于统计分析探讨突变点前后的VP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1982—2015年VPD变化以2000年为突变年,增速由0.001 kPa/a变为0.005 kPa/a,并且VPD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在2000年后增多。VPD在时间动态上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2000—2015年间相对湿度下降幅度增加,导致西南地区出现更干燥的气候特征。作为大气主要水汽来源的外来水汽通量和局地实际蒸散发在2000年后表现为增长趋势,但由于2000年后更高的空气温度引起饱和水汽压比实际水汽压增幅更大,即大气中实际水汽增加远低于饱和水汽容量增加,进而导致VPD增幅更大。本研究表明在突变点后西南地区VPD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上升对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晰VPD变化背后的相关机制,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构建和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参考。


——END

内容源自《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全文可在《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下载:

https://nyxdhyj.isa.ac.cn/nyxdh/article/issue/2022_43_1


相关阅读:

  1. 《农业现代化研究》近10年高被引用量前30篇和高被下载量前30篇【转】

  2.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3. 《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4.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5. 《世界农业》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推文编辑:代安澜

推文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